聯系我們
電話: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縣長古城工業區
孔子雕塑--構建中國哲學必要聚焦孔子學說
孔子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上都有著深淵的影響以及重要的地位,而構建中國特色世界哲學必要聚焦于孔子學說,從歷史和現實來看,孔子的哲學一直都影響著后世,接下來孔子雕塑廠家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孔子的哲學。
回到先秦去,回到諸子去抉發其世界哲學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價值,必然要聚焦到孔子學說上來。韋政通認為,“孔子是在他前后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因為他對當時的問題認識很深,在處理個別的問題上,他不一定能對每一個問題都處理得比別人好,比別人更有效,但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關心全面性的問題。晚于他的諸子,不論是贊成他或反對他,也沒有一個不受他的影響。認同和責難,都把焦點集中于孔子,適足以證明他已開始居于思想史的中心地位和文化思想的代表”。
孔子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也是與蘇格拉底、耶穌、佛陀齊名的人類思想家。雅斯貝爾斯指出,為人類創造出“思想范式”的人,只有“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好像我們不可能再舉出第五個人的名字,沒有誰有像他們那樣的高度……他們沒有寫下任何東西(孔子除外),但他們卻成為強大哲學思想運動的基石。我們稱他們四人為思想范式的創造者。他們鶴立于所有其他的哲學家之前和之后”。
并且,“這四大思想范式的創造者真實性的內涵是對人類基本境況的體驗以及對人類使命的澄明”。尤其是“在帝國解體的困境之中,在戰亂和動蕩的時代,孔子便是那些想通過他們的建議使國家得到拯救而到處游歷的許多哲學家之一員。對于所有這些哲學家來講,出路便是知識,而孔子的解救之道則是有關古代的知識。他的根本問題是:什么是古代的?如何能夠獲得它?通過什么方式能實現它?”孔子以其有限的一生從如上三個方面所做的無限努力,“通過將流傳下來的文獻轉變為有意識的根本思想,實際上產生一種與古老的融而為一的新哲學”。
孔子沒有著述,他以“述而不作”的方式“宣告古代之聲”并“重建古代文化”的思考被其門徒記載下來,并在其身后以“群賢集定”的方式構筑起“篇章有序”的《論語》文本,使夫子“蘊含萬里”和“經綸世務”的思想學說實現“圓轉無窮”的自我詮釋功能?!墩撜Z》承載了孔子志于重建古代文化的文道救世理想,從天賦“相近”卻“習相遠”的人性出發,以“信而好古”的執著考信歷史,發現返本開新的歷史發展觀,探索“修仁習禮達樂”的路徑,向上開出重建古代文化的道德哲學;
向下探求形成“修德取位”和“以德正位”的君子學說,包括君子倫理學說和君子政治學說。要言之,孔子學說是一個體系:“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論,是其思想基石;返本開新的歷史發展觀,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歷史哲學;仁學,是其倫理學;禮論,是其政治哲學;“學而”成己成人,是其教育理論;中庸,既是其道德學,也是君子成己成人的方法論;樂,是其“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人生哲學;貫通如上內容使之形成完整體系的是其“正名”知識論。